MBA Life
砥砺前行的创业投资者
Frank Yang
Full-time MBA
Related Articles
MBA Faculty Insight
From Wall Street to the Classroom: Prof. Paul Kitney’s Journey of Purpose | HKUST Superconnector Podcast
MBA Life
From MBA Peers to Business Partners: The Entrepreneurial Journey of Leon Li and Michael Tian
Leon Li,Michael Tian
MBA Faculty Insight
The Future of Fed Independence and its Economic Consequences

Frank Yang (杨锋),香港科技大学MBA 2008 届校友。现任蓝海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

Frank Yang, Class of 2008

在风云变幻的资本世界,机遇总是青睐有勇气突破自我、有魄力挑战未知的人。港科大MBA校友杨锋(Frank Yang)正是这样一位一往无前的开拓者:从海关系统到投资领域,从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到创立蓝海资本,跨界转型的他成功让梦想落地。

在Frank身上,你能看到敢于跳出舒适圈的无畏:为了精进自我,他辞去高管职位重返校园,来到港科大全日制MBA项目开启全新的人生征程;你也能感受到他直面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创业第一年,他就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笔价值2.5亿美元的巨额交易,成功跻身当年的“十大医药投资并购项目”。

重返校园,“问题”最多的学生

实际上,Frank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海关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但他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剖析,决定转行进入投资领域——投资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正是最吸引Frank的地方。“投资是一个持续进行价值判断和智力挑战的过程,不仅需要深入学习新的知识,也要懂得利用常识经验。” 而这些正是Frank志之所在。

在湘财证券工作五年后,Frank决定辞去执行董事的职位重返校园。在几所名校MBA的offer中,他选择了港科大,他认为“香港作为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金融中心,更契合我的生活工作背景,也有校友榜样的力量。”

在港科大MBA的一年多日子,Frank尽情“享受课堂” —— 他是课堂上提问最多的学生之一;成绩名列前茅的他,水到渠成获得了到哥伦比亚商学院交换学习的机会。“哥伦比亚商学院同学都很优秀,教授们都是大牛,讲课经常有大公司的高管来做分享,受益匪浅“;他依然是那个爱提问的中国学生,核心课程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他还是那一届同学唯一在实习期间去欧洲参加Summer Exchange的学生,三周在莱比锡HHL商学院和布拉格经济大学联合举办的考察、讲座学习之旅,让他对东欧的经济发展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成了他和太太的蜜月之旅。在Frank看来,交换生项目是整个MBA学习生涯中很特别的亮点——“读书期间,我以交换生的身份去过美国、捷克、德国……东西方不同的视角开拓了视野,也让我看到世界的多样性。”


Frank与MBA同班同学 Kenny Wan

厚积薄发,创造2.5亿美元的创业“开门红”

港科大MBA为Frank提供了职业转型的有利跳板。MBA毕业后,Frank先是加入中东欧最大的私人金融集团PPF,并很快升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促成了PPF和国家开发银行数十亿的资产证券化交易。2010年,他又进入建银国际担任董事总经理,期间还兼任建银国际医疗基金副总经理,负责其医药领域的美元及人民币基金成长期、pre-IPO和PIPE投资,经历了投资和资本市场不同的周期变化。谈及往日辉煌,他分享自己的心得:资本市场急剧变化,及时“Take Profit”退出很重要。

创业的念头一直在Frank的内心涌动。而之前一系列的成绩,为Frank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而外部环境同样利好:国家开启医药改革,鼓励创新创业。“我判断会有很多优秀的创新医药企业涌现,也看到了红筹股回归、私有化等带来的投资机会。”

2015年年底,在投资领域工作了15年的Frank决定自立门户,正式创建蓝海资本。多年来扎实的深耕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持续深入的研究思考也助他构建起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洞察,而这些都成为他创业的基石。


Frank 与2位公司合伙人

有了之前的充分准备和历练,Frank在创业初期就完成一笔令全行业瞩目的2.5亿美元大比例并购投资与退出交易。直到今天,他仍对这笔交易的艰辛过程记忆犹新:“仅仅交易方案就讨论了10个以上版本,谈判可以一直谈到凌晨三点,然后休息一小时接着谈到天亮。”因为涉及美国、香港和国内A股三个资本市场,该交易的复杂性和高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而Frank和团队最终的成功不仅得到了业内认可——先后获得当年“十大医药投资并购项目”和“最佳并购融资奖”,也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回报。

漂亮的“开门红”之后,Frank开始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从最初的业务多元化,到后来专注于医药股权投资,他带领企业走过了一段探索与尝试期,最终找准自身的定位,在市场中树立起专业的品牌形象。

对于Frank而言,创业的考验不只是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有自我的修行,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建立团队、基金募集、发掘项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自我的不断提升和突破。和之前的高管生涯相比,创业的考验在于“你要忍受不完美、不成功还要不断向前!创业既暴露你的缺点,也激发你最大的潜能! ” 也正因为如此,他特别庆幸在港科大MBA学习的经历:“读书带给我的改变很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策略性的思考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全球视野的开拓让我更加自信。”


支持艺术,让更多人感受收藏的魅力

艺术收藏,这正是Frank的一大生活情趣和“副业”。说起来,这还是他在纽约学习期间埋下的种子。

拥有文科背景的Frank原本就热爱艺术和文学。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交换学习期间,他经常有机会去美术馆看展览,积累了一定的视觉经验,也对艺术收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缘际会,他认识了许多艺术界的朋友,从画廊、艺术博览会和双年展中汲取营养,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鉴赏理念:

“艺术欣赏首先在于视觉层面,而艺术家会以自己的创作方式折射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因此,这种视觉欣赏的过程能够让我的大脑从日常工作中跳出来,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换位思考。”

Frank喜爱有内在力量的作品,经过10多年的收藏,已经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当代艺术收藏体系;他还分别在香港和内地设立了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用以支持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美术馆的收藏及展览教育活动。

迄今为止,Frank的艺术基金会已经支持过10多场艺术展览,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香港的M+美术馆和一些小型的独立艺术空间都是他的支持对象。“艺术带给人的不止是美,还有一个与当下息息相关又大为不同的新世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人看到艺术、享受艺术。”




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举办的《艺术的起源》活动开幕典礼

作为校友,他也是港科大MBA项目的顾问委员会成员,持续推动项目发展;百忙之中他还担任在校MBA学生的“Mentor”, 录取学生实习就业;同时赞助港科大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等,通过不同途径回馈母校;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也设立艺术基金会以回馈社会。



热爱与感恩,交织在Frank身上;激情与理想,让他真正触摸到“不一样的世界”。对于他而言,当年在港科大的学习已经带来远超知识的价值,让他在未来的人生中继续创造更多可能。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Kowloon Hong Kong
(852) 2358 7533
Copyright © HKUST.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TPC.
Prof. Xuan Wang
PhD, New York University
Research focus:
  • Operations Management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Operations/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 Revenue Management and Online Marketplaces